评论

孙若风:文旅融合两个向度两大动力

原标题:孙若风:文旅融合两个向度两大动力

在4月19日召开的“2024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围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做了深入交流。全文分享如下:

文旅融合正在朝着广度与深度两个方向深化

首先是广度。十余年来,以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文化由生活性服务向生产性服务拓展,由面向公民提供服务向作为生产性要素向相关产业拓展,加强了与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体育康养业、特色农业等业态融合,其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又进一步带动了跨界融合,文旅产业融入千工百业,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学文旅(研学)、军文旅(军事主题旅游)方兴未艾。如果细分,还有各地出现的茶文旅、酒文旅,还有与类似于“王婆说媒”的相亲文旅,等等。文旅发展呈现出社会化与生活化趋势,大众生产、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文旅热点;生产中的某个环节、生活中的某个细节,有可能成为火星点燃旅游的熊熊大火。这令我们想到泉州历史上的名人李贽说过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个二、三线级城市甚至县乡,突然跃入现象级旅游城市或景点的行列,为什么品牌旅游城市和景点久盛不衰。我们到泉州看到,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本是一条商贸之路,但是,它成了一条文化之路,一个文化符号。这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现象。今天我们又重启丝绸之路,赋予这条路文化与经济的功能,在文化与经济融合方面, 我们要从自发变成自觉。

文旅融合向深度推进的又一显著表现,是在旅游业中,故事、情感、想象等审美作用更加突出,增强了吸引力与感染力。2018年文旅融合时,网友称是“诗与远方走到了一起”,这是对文旅产业的期待,也是我们工作的定位,我们应从诗出发、从文学性出发,而故事正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参与、互动、体验等激发想象力的活动,成为旅游标配,情怀、情结、共情,成为旅游的基本要求,文化、审美在旅游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正在由于对乡土文化的眷恋,游客更积极地走向乡村,满足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怀。也正是在家国一体的理念作用下,才会出现在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积极互动,才会出现在场与在线连成一体,造就一个个现象旅游城市。这种旅游已经不只是旅游经营方剃头挑子一头热,而是经营方与消费方两头热;也不只是经营业主这一部分人很热情,看起来与旅游无关的在地居民也很热情,在他们看来,外地消费者来这里,是对自己这方水土、这方文化、这方人的肯定,所以,没有局外人。哈尔滨旅游火爆的时候,我在视频上看到一位当地司机说,“旅游促进了政通人和”。我受到的启发是,一个地方是否政通人和当然不能只是指望着旅游,但旅游确实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乃至于各项建设的一个抓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美,是因为桃花美、乡村景色美,更是因为热情好客的人美。今天,反应当地居民精神面貌的“气色”、他们待客的“脸色”,成为游客以及网民更看重的“景色”,游客以及网民也因此表现得更友好、更文明。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泉州开元寺门联也用了这句话:“此处古称佛国,人人皆是圣人”。以文旅作为纽带,在泉州,在各地,从居民到游客,从在场到在线,也会是“人人皆是尧舜”。

两种力量驱动着文旅融合进一步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开拓

首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旅融合的主要背景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中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的归依。文旅产业的崛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在时代节点上实现同步,不是偶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国文旅产业特色内容,也让我们找到了对接历史、对接当代消费者的纽带,找到了融合式的中国审美规律,找到了中国文旅市场的秘码。在文化意义上,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是中国文旅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个“文”,是指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这些文化的主干与底色,进而言之,这个“文”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文旅融合向广度与深度的拓展,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驱动下发生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又一次思想解放,意义重大、作用深远,也是文旅融合的强大动力。文旅产业从来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一定会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当代文化、流行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方面成为排头兵。

第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文旅融合的新粘合剂。在文旅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新技术赋能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在文旅产业领域,通过赋能文旅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提升他们的数字能力,包括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汇聚资源、跨界整合的能力。在文旅消费的互动过程中,消费者成为文旅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方,而且,从目前几个网红城市看,参与互动的除了在场的消费者,还有在线的围观者,网民发现、转发、点评,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生力量,而且是关键力量。来自各行各业的消费者和网民加入,丰富了大数据和人工大模型的内容,支持了文旅产业的发展,同时强化了跨界能力。从赋能生产资料看,文旅工具,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装备、设施及其他道具、器材等,也在随着文旅的跨界融入相关领域,比如,演艺装备走下舞台,走出实景演出场地,进入商场、进入夜经济等众多场合,越来越多的农文旅、工文旅、学文旅(研学)、军文旅(军事主题旅游)也用上了这些装备。

我们还注意到,在虚拟人、虚拟场景、元宇宙等技术应用中,来自动漫、演艺等领域的装备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随着这些技术的演进,演艺装备也发挥了更大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为跨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另外,文旅行业的资源数据,通过自身的融合以及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明显扩充了数据池,而且数据结构也发挥了积极变化,使得这种资源可投资,可变现。在赋能生产对象方面,文旅产业将在国家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中寻找到更多促进融合的路径,而通过文旅融合更进一步扩大其边际效应,带动向其他产业和行业的融合,丰富了文旅产业的应用场景,而这些场景正是在发展数字技术过程中出现的文旅产品新种类。在不断更新的数字技术支持下,还通过跨界出现更多的综合性产品。

文旅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已经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瓶颈。文化和旅游融合本身就是这样的创新。另外,有意思的是,文旅融合最初人们想得更多的是产业融合,即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但是,在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首先发生的是一些文化事业单位与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原本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干的故宫及国家与地方博物馆,在融合前就是旅游景点,融合后,更是在保持公益性文化单位性质的同时,“丝滑”纳入旅游体系。与此同时,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单位积极探索介入文旅产业服务。旅游公共服务也在扩大范围,比如景区免费开放。其他部门,比如公共交通,也参与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当前各地发展夜经济、冰雪经济等,文旅部门与相关部门在产业与公共服务上联动更加频繁。这次在泉州我们看到,在会场门面的展示板上,就有发改委、教育、交通、金融等众多部门参与文旅工作的介绍,这是文旅社会化的缩影。

本文作者:孙若风,系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转载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