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逛成都世园会,游客们用镜头定格美丽瞬间,她却一字一句记笔记

这个春天,成都花海如潮。4月27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向公众游客开放,为期186天的园艺盛宴已缤纷呈现。今天(29日),前往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之中,有从全国各地打“飞的”而来的游客,有跨越半个城市前来打卡的市民,在他们的手机、相机镜头下,成都世园会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这才是地道的成都味道!”走在成都园的两面红墙之中,青色竹林在风中摇曳生姿,来自贵阳的刘文茜与杨喻辉用手机留存片刻记忆。

“50后”晏能康和刘康梅在锦云楼的月季国际竞赛作品展里流连忘返,“每一株花都那么好看,身边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我们还觉得始终拍不够。”

通过世园会,从广西桂林打“飞的”前来的张晓也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机会还想再来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文化。”

▲成都世园会锦云楼里开设的月季国际竞赛作品展

“边拍边做笔记,回家再好好研究”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核心场馆之一的锦云楼,周边围绕了木芙蓉、早樱、晚樱等植物,形成了蔚然壮观的花海景观。世园会期间,锦云楼中多场花卉展览、盆景展览将陆续上演。

在锦云楼开设的月季国际竞赛作品展中,记者观察到,“50后”刘康梅和晏能康尤为特别。“金丝雀、玛丽安、桃姬……”刘康梅一边赏花,一边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身旁的老伴晏能康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摄。在月季展中,他们已经观赏、拍摄了半个多小时。

刘康梅和晏能康

“世园会里的花太多了,很多名字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就一边拍一边做笔记,回家后再好好研究品种。”刘康梅笑着告诉记者,其中,她最喜欢月季花的花型、色彩。

她的老伴晏能康是摄影爱好者,年轻时遍游川西、张家界、云南等地。在晏能康看来,花卉摄影要讲究技巧,“花的姿态、开放时机、花的生长习性、花的含义,以及拍摄背景都是关键。”

“世园会展馆的环境布置非常整洁、干净,随便一拍都能成片,原本我们带来的背景布也没用上。”晏能康告诉记者,为了营造氛围感,他还自创了花卉摄影的技巧,“我用体育新闻拍摄中常用的速度镜搭配单反,折射出虚化的光影线条,让拍摄的月季花呈现出在水边、有倒影的状态。”

刘康梅的花卉笔记

“除了看鲜花,我们还对‘三弯九拐’、具有地域特色的川派盆景特别感兴趣。”晏能康表示,接下来几天,他们还将前往温江、邛崃等分会场继续感受不同主题的园艺盛会。

“每走到一处,都能遇到惊喜”

走在成都园的两面红墙之中,青色竹林在风中摇曳生姿,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

从贵阳自驾游而来的杨喻辉和刘文茜已经在四川游玩了一个多月,他们一路去了川西、康定到都江堰、青城山,今天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世园会。为了拍下园艺之美,他们特地带了三部手机,刘文茜笑着告诉记者,“世园会中‘一步一景’,拍了半天手机就‘不争气’地没电了。我最喜欢的还是成都园,里面有武侯祠的红墙、杜甫草堂的竹影,还有老成都特有的竹椅竹桌,展示了地道的成都味道。”

让刘文茜感受深刻的还有世园会的贴心服务,“我们从成都市区坐地铁过来,从三岔站就有直达主会场的免费接驳车,对于外地游客而言,特别方便。”她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在成都“逛吃”,等到“五一假期再回去。

杨喻辉和刘文茜

另一边,通过世园会,从广西桂林打“飞的”前来的张晓也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走在园区放眼望去都是绿色,红花绿叶背后就是湛蓝的天空,对我们这种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年轻人来说特别友好。”张晓告诉记者,在她看来,成都世园会不仅展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精品,还带来了不同城市的文化,“比如北京园就呈现出了原汁原味的北京风格,仿古建筑、彩画描绘,颇有颐和园的韵味。”

“几乎每走到一处,都能遇到惊喜。”张晓依依不舍地表示,“今天一天肯定是逛不完了,之后有机会还想再来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文化。”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编辑 于曼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