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寻找鳌头市的辉煌

文/廖君

鳌头的文物古迹众多。郑伟业 摄

在粤西茂名郊区,有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鳌头,因圩镇地貌形似鳌鱼之首得名。鳌头镇始建明代洪武年间,属高凉古郡地区。鳌头圩文武帝庙镶嵌着的古碑记载,“高凉郡南百二十里旧有鳌头市,辖十三乡镇”。

鳌头是我钟爱的土地,这里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保留众多文物古迹。古镇原有小城池,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现存重修东、南门,红色古朴的门楼上,标示“南门”印记,还有“南邦雄镇”字体。城内设有三街,街内骑楼底依序林立。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古建筑,独具岭南风格。有省级文物文武帝庙、泰升当铺,市级文物古衙门遗址、古井、长山古庙等,以及东城门、南城门、古庙、古衙门、观音阁楼、孔子学堂、古井琼花、多善堂、塘札古民居、长山古庙等一批古建筑。茂名市茂南区博物馆、茂名市桃花粤剧团建立在此,各种书画协会、武术协会、曲艺社也在此安营扎寨,古镇文化艺术氛围浓烈。

鳌头古衙门始建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年),位于文武帝庙北侧。鳌头古衙门遗址,是粤西地区鲜见的官衙古迹。2008年当地政府在原址断壁残墙上按原貌修复。

深秋的中午,我再次寻找鳌头市当年印记,造访古衙门遗址。

古代鳌头不是县级建制,离州郡较远,朝庭因而建立“鳌头市”,属高凉古郡地区,就近管辖现吴川兰石、浅水、覃巴,化州长岐,电白小良,茂南袂花、镇盛等镇。衙内官员受朝廷钦任,公堂一直沿用至清朝宣统末年,在清末民初因战乱遭到破坏。民国期间将衙门改为高州县五区区公署,后为四区区政府和四区警署,在衙堂上端建起的炮楼沿用到解放前夕。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某营曾短期驻守,成立茂名县第四区人民政府,也在此短期办公。古衙门划给供销社改建麻仓,因黄麻销路不大,经济价值低没人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仓库空置。

“鳌头市衙”正堂大门朝东。古衙门遗址面积200多平方米,公堂式砖木结构,门前有守门石狮一对,大门槛左右盘踞在石鼓上有“常胜将军”貔貅。这对貔貅是“鳌头市衙”的镇衙之宝,属明朝衙门原物,历经620余年栩栩如生,静静地守护着古镇鳌头。

衙门前有击鼓升堂的牛皮鼓。进入衙门,右边墙上镶有清朝光绪十八年元月八日“告示”碑一块,碑长80厘米、宽50厘米。记述清王朝对差役办案要“遵守官常”“不准坐轿称号,不准私带帮差”“倘敢再违,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提革究,决不姑息”等内容。大厅庄严肃穆,设有审案的公堂,酸枝木案台,坐堂办案太师椅,背面是楠木雕刻成的海潮升起太阳的屏风,堂上方悬挂木制“公正廉明”匾额,以及清朝乾隆年间钦赐“潜浮循理”的木制牌匾。公堂两侧各置木栅栏,插上矛、戟、枪等十八种武器。两边廊间也各置木栅栏,分别插放藤制红白水火棍八根,公堂两侧还摆有“回避、肃静”四对持牌,杀气腾腾。

签筒里的令箭,代表长官的权力。一支令箭扔下去,执法衙役抡上红白水火棍,向犯人砸上数十大板,皮开肉绽,死去活来。惨叫之声,吆喝之声,仿佛不断回响在古老的衙门公堂。明清时期衙官“自由裁量权”很大,集司法、执法、行政于一体,权力巨大,缺乏监察制约,常常草菅人命。

衙门两边廊镶有惩治腐败告示原古碑文,由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粤巡督在衙门颁布,以及清朝道光年间状元林召棠莅临衙门,观赏鳌头“古井琼花”记载。中门两侧陈列着古董文物,有明朝瓷土烧制筷子笼、清朝道光年间古炮车轮、龟化石,清朝光绪年间鳌头市衙差帽原物、亿年木化石等。此外衙门内设有侧室,是衙差休息小厅堂。后院设有阴暗的牢房和精致的怡园。

古衙门遗址背后是鳌头古井。始建明代洪武年间,深约十余米,占地二百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由六块青石板交错托盘筑起,井内径以青砖沿圆形而建,井水比塘水高。井北门有粤西状元林召棠视察观井塑像,东面建立凉亭,亭内立碑刻有象形文字“古井琼花”。传说清朝道光年间井内长出琼花,当年林召棠临井观花,赋诗立于井旁,为古衙门遗址增添人文色彩。

鳌头市,作为粤西古老的政制机构,如同袂花江水一去不复返。任光阴荏苒,任岁月斑驳。古衙门遗址,鳌头市的行政机关旧地,数百年的粤西风云,百姓的喜怒哀乐,人间的悲欢离合,都曾轮回地在此上演。鳌头古衙门遗址,为这座岭南文化名镇注入丰富的内涵。来源:茂名日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