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走进朗梓村——山水之外的阳朔之美

原标题:走进朗梓村——山水之外的阳朔之美

走进朗梓村——山水之外的阳朔之美

图①: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屋顶。

图②:气势雄伟的瑞枝公祠。

图③:30米高的碉楼目前仍是郎梓村最高的建筑。

图④:祠堂屋檐下的春燕衔泥壁画。

说到阳朔,首先想到的是其山水之美,但风景的盛名,常常让人忽视了这里的古民居之美。位于阳朔县高田镇的朗梓村,正是一个建筑精巧,古韵犹存的中国传统村落,走入其中,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阳朔之美。

初见朗梓村古建筑,记者的第一印象便是一座规模宏大,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桂北汉族民居,没想到这竟是一个以壮族人为主体的村落,“但其宅院完全有别于桂北壮家干栏木楼,有陕西乔家大院的气势,有浙江诸葛村的规模,比渔村赵家院更雄伟、更壮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我国南北民居的特点。”《桂林古民居》一书中这样评价道。由此可见,朗梓村是桂林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

原来,朗梓村的村民多为覃姓,壮族。村落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据《覃氏族谱》记载,先祖覃正尧原为广西庆远(今宜州)人,是明末李自成部下将领,因与清军作战失败落荒至此,见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因此定居。

村民告诉记者,朗梓村原名榄子村,覃姓祖先见村头有三棵繁茂多籽的榄子树,因此就以树来命名。后来子孙发达,文人辈出,则改名为“朗梓”,意在激励后人勤奋读书谋求富贵。

到了道光、咸丰年间,覃氏家族人丁兴旺,家境渐丰,于是雇请名匠大兴土木,耗时四十年,建成了现在看到的朗梓古民居群。据了解,朗梓古民居群分两处,相距约15米,占地超7000平方米,现存传统民居60余座,砖木结构,青砖墙体,马头墙式防火山墙,墙基与进门台阶均用青条石砌筑,小青瓦硬山顶,雕梁画栋,十分精美,村中街巷则用青石板或青石块间鹅卵石铺砌。

古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覃氏世三公祠堂——瑞枝公祠。这座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的祠堂,由门楼、正殿、后殿、天井、厢房组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高大的体量,雄伟的气势,显露出这个家族深厚的底蕴。站在祠堂门口,目光很快就会被屋檐下的七幅彩色壁画吸引,壁画描绘有乌鸦戏水、春燕衔泥、渔翁钓鲤等内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青石柱础,雕饰细腻。步入大门,位于正堂两侧的圆木柱子,如各尽天职的卫士,让人肃然起敬。

在祠堂的右侧,有一座阳朔县唯一保存完好的碉楼,高30米,共7层,用大小不等的卵石拌灰浆构筑而成,墙体上开有小窗和射击孔。碉楼目前仍是朗梓村最高的建筑物。登临其上,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尽收眼底,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这时你就会明白建筑为何被称为“凝固的音符”,它就像音乐一般,充满了线条美、结构美、节奏美和旋律美——飞檐翘角的马头墙,昂首长嘶,笑傲苍穹;青砖黛瓦的硬山式屋顶,参差错落,飘逸灵动;样式繁多的花窗石础,雕工娴熟,线条优美,这些元素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把古民居谱写成了一首看得见、摸得着的乐曲,叫人流连忘返,注目静听。

朗梓村历史上人才辈出。在瑞枝公祠的左侧,有一处约3000平方米的古宅,当地人称之为“状元宝”,这就是光绪初年举人覃孟昌的故居,“一门四进士,同堂两县官”的故事就源于此。清朝时期,该宅登科及第6人,走出了二十多位五品骑尉和六品奉迁大户,其中覃兆昉曾于同治十二年拜翰林院大学士。如今,朗梓村的后人们传承“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先后有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学府。

在位于山岭顶上的覃氏宗祠,同时还是朗梓村史馆里,记者见到了三块写有“进士”“副魁”的牌匾,它们被高悬在屋顶,静静诉说着朗梓村过去的荣耀。村民告诉记者,覃氏家族共有进士七位,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近年偷盗的问题,丢失了多块牌匾。

漫步在朗梓村,会发现这里的古民居正面外墙除了高大的正门外,少有开窗,墙体各个方向均布设内宽外窄的枪眼和监视孔,一般以整块石料雕刻而成,再加上条石墙基和挺拔厚重的青砖墙体,虽经百年却不损,仍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就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还藏着一段教书育人,保家卫国的往事。

1944年9月,日军逼近阳朔,阳朔国立中学迁到朗梓村,用瑞枝公祠作为教室坚持上课,直到1945年7月阳朔全县光复。

日军驻扎在高田镇时,曾多次围剿朗梓村,村里的自卫队以古屋为据点,用土枪土炮与日军斗智斗勇,最后以击毙一名日军,其余人落荒而逃,而我方无一人伤亡的战绩结束。如今依然能在墙上看到当年枪弹的痕迹。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朗梓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坚持“修旧如旧,老树新芽”的思路,让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大约有10户人家仍居住在古民居中,记者随机走进了一户人家中,了解到老宅的居住条件也在当地的保护建设中得以改善,屋里被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门上红通通的对联,院内码放整齐的柴火,百年民居内仍延续着浓厚的生活氛围。

祖先创业,后代继之,一代代朗梓人靠勤劳的双手,建起了美好幸福的家园,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村落文化。逢年过节,朗梓村村民们经常会相聚在瑞枝公祠院内,举办百家宴、长桌宴,款待四方宾客,同时在村头广场舞狮庆贺。哭丧哭嫁、吹唢呐、民间刺绣等古老习俗也流传至今,富有地方特色。

路书

朗梓村距离阳朔县城大约14公里,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景区,进村公路是水泥路,路况良好,手机导航“朗梓村”即可,建议自驾前往。

杨二说说

足以慰老怀

朗梓村这地方不错。

据阳朔县志记载,朗梓村建村的最早时间在1644年,这是明朝灭亡的那一年,也是清军打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那一年,也就是顺治元年。李自成死于1645年,作为李自成手下的将领,朗梓村的覃家先祖覃正尧眼见大势已去,偏又气节尚存,不愿向清兵投降,回老家只能是必然之选。李自成死在湖北,如果之前覃正尧还跟随左右,那么从湖北回广西,走衡阳、零陵到全州,之后自然要经过桂林。

进入广西后,覃正尧面临两个人生选择:一是继续寻路回老家庆远府(也就是今天的河池、百色一带地区)。叶落归根是常理,但对于覃正尧来说,这个选择的弊处也是明显的,身为败军之将,无颜见庆远府父老啊:出去追随闯王时意气风发,旨在打出一片天地,归来时又岂能如丧家之犬?第二个选择就是,带领身边的子弟兵们就地安家。旧时打仗,为将的身边基本上乡中亲朋子弟居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高低都有些血缘关系,说白了算是一家人。而阳朔高田一带山清水秀,适合居住,更何况此地又远离当时的战场,对于跑累了的覃正尧来说,兵疲马乏、前途迷茫之际,做出不回老家的决定显然更在情理之中。于是覃正尧索性就在高田定居了下来。然后就有了朗梓村。

覃正尧的这段思想斗争历程,当然只是二哥的推测,不过,从时间和情理上来讲,是衔接得上的,与《覃氏族谱》中的记载也基本吻合:……先祖覃正尧原为广西庆远(今宜州)人,是明末李自成部下将领,因与清军作战失败落荒至此,见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因此定居。

二哥的第二个推测是,久经沙场的覃正尧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生离死别,不愿再过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因此就有了耕读传家的想法。人生态度上,“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取代了“功名只向马上取”,成为覃家的家训,这也应该是覃家后代能够演绎出一曲“一门四进士,同堂两县官”好戏的源动力了。

二哥的第三个推测是,跟着李自成打了那么些年的仗,覃正尧当时口袋里还是有点钱的。现在朗梓村里那栋最显贵的瑞枝祠堂,虽然是由后辈所建,但从朗梓村最早的建筑格局和用料以及工艺上来看,那些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其精致度和规模,包括一个个的细节,一看就不是穷人家的手笔。现在村里面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村子的后山上有覃正尧的藏宝处,但至今未被发现。在二哥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宝藏可能是有的,不过,朗梓村建成现在的规模,前前后后据说花了四十年,有宝藏,估计也被前辈们用得差不多了。

厌倦了征战的覃正尧不愿回老家,有他自己的考虑,不过,覃正尧的老家庆远府,古时可是个大地方。一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在登基前都在这里当过一把手;二是在明朝时,这里出产广西最有战斗力、连倭寇都闻风丧胆的狼兵。史书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东兰、那地、丹州之狼兵,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被誉为明代《山海经》的《赤雅》上也曾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

当年抗倭总督张经为了加大胜算,极力主张征调广西狼兵,因为张经曾总督两广军务,深知当地狼兵的骁勇善战。据说张经征调的是名气最大的田州岑氏兵,岑氏兵的首领是已故土官岑猛的妾,史称瓦氏夫人。瓦氏夫人在丈夫去世后,独力处理州事,“躬为规划,内外凛然”。这个瓦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的另一个女将:崇祯年间的秦良玉。两个都是少数民族首领之妻;两人都英勇善战,并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私人武装,甚至在年至六旬携幼孙出征这一幕上也惊人的相似。

从时间上来看,覃正尧出生晚了一百多年,肯定没在瓦氏手下效过力,不过,在有习武用兵传统的庆远府耳濡目染,二哥私下推测,覃正尧和他率领的子弟兵武略应该不差,这从朗梓村保存完好的炮楼和寨墙上也可大致看出一些端倪,毕竟这是阳朔五大古村中防卫措施做得最好的一个古村,也是二哥所见过的桂林古村中在防御能力方面的翘楚。

本是行伍出身,最终却定居阳朔,教后人耕读持家,彻底将之前的人生道路格式化,覃正尧当时的心态想必也是十分复杂。不过,前尘往事成云烟,覃正尧虽未能赢得多少生前身后名,但覃家子孙、那些跟他一起出来打天下的覃家后辈能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开枝散叶,覃正尧如果地下有知,心里面应该还是安慰的,也许还会为自己当年做出的选择感到庆幸。

虽不能了却君王天下事,也赢不了生前身后名,白发丛生又如何?至少覃家还在。足以慰怀。

来源丨记者胡晓诗整理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