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夏之篇——文脉绵长,四季如歌

原标题: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夏之篇——文脉绵长,四季如歌

杭州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是杭州的“根”和“魂”。 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四季,各有风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依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

西湖山与水的空间尺度给人以舒适、亲切的感受,既宜于游览,又便于观赏,具有天生自然的精致和细腻。夏日的西湖,游人如织,好似一幅山水相融、湖城合璧、人水相亲的美丽画卷。

“青山绿水送诗来,句句天然不用裁。”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倾倒在西湖的美景里,创作了一篇篇佳作。唐宋时期,白居易、苏轼两大“顶流”文人出任杭州地方主官,在极大程度上奠立了西湖的治理传统和审美意识,为西湖 “两堤三岛”的经典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又被称为“小瀛洲”,从空中俯瞰,形状像一个“田”字。岛上花木扶疏、古樟参天、曲桥蜿蜒,步步有景。岛上亭子很多,夏日炎炎,闲坐亭中,荷风送香,竹露清响,令人倍感舒爽。

西湖十景之一的 曲院风荷原是南宋年间设在洪春桥、用以酿制宫酒的作坊。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康熙巡游杭州,在苏堤跨虹桥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园林院落,此处景观得以复兴。

盛夏时节,走进曲院风荷,宁静的湖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院内傍水建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传说苏小小的故事就发生于西泠桥畔。倚在桥上望去,一面是后孤山的一湖荷花,一面是西里湖的一汪碧波,在这里,古朴宁静与生机盎然和谐共生,湖面上鸳鸯、野鸭自由游弋,享受着“日光浴”,成为西湖水质提升最好的见证者。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三台云水景区亭阁宛然,花木葱茏,是民族英雄于谦的埋骨之处。景区由南往西北方向,依次由浴鹄湾、三台梦迹和于谦墓祠三个主要区域组成。霁虹桥是浴鹄湾的地标性建筑,看上去如同雨后飞虹卧波,蔚为壮观,炎热的夏季里,众多游客纷纷来此避暑打卡。

九溪烟树俗称“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的群山之中,是众所周知的消夏避暑好去处。由于山谷狭长、植被茂盛、冷泉流泻,这里水汽浓厚,人的体感温度能比外界低好几度。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灵隐飞来峰景区,位于西湖以西,这里峰峦竞秀、溪泉清澈、嘉木葱葱、古迹众多。在飞来峰的崖壁间,镌刻有历代的石窟造像和摩崖题刻,在我国造像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夏日的 万松岭,绿树成荫,清爽怡人。历史上的万松书院,曾以齐备的祭田祭祀、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此同窗共读三年,美丽的爱情故事更为古老的书院增添了浪漫色彩和人文情怀。

玉皇山又称玉龙山,为夏日登高纳凉的好去处。玉皇山系石灰岩地貌,造就了石骨嶙峋、洞穴横生的地表景象。上山一路攀登,树木葱郁,登高望远,西湖盛景甚至钱江雄姿,都可以尽收眼底。

长桥也叫双投桥,位于西湖的东南角,沿着湖面蜿蜒延伸,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长龙。长桥为欣赏“雷峰夕照”的最佳视角,历代文人画家也多爱取景于此。夏天傍晚,夕阳斜照,宝塔生辉,风景迷人。

夏日天气阴晴不定、变化无常, 集贤亭则是品鉴西湖阴晴雨雾的好地方,在此眺望西湖, 晴天是“水光潋滟晴方好”,雨天则“山色空蒙雨亦奇”。此处既有山水之风情,又有城市之繁华,是千万游客内心的柔软之处,令人魂牵梦绕。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