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游客排队打秦桧雕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标题:游客排队打秦桧雕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 网络

摘要:

3月11日,一段"奇怪景象!万名游客拍打秦桧雕像,只为'转移病痛',祈求健康"的视频走红网络。在近期举行的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每天有上万游客争相拍打景区内岳飞观前的秦桧跪像。有网友质疑此举将损坏跪像

正文摘要:

3月11日,一段"奇怪景象!万名游客拍打秦桧雕像,只为'转移病痛',祈求健康"的视频走红网络。在近期举行的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每天有上万游客争相拍打景区内岳飞观前的秦桧跪像。有网友质疑此举将损坏跪像景点,该行为也属于不文明游园行为。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复北京青年报记者,拍打秦桧跪像系当地风俗,景区并不会阻止,只会增派人手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对此,网友将之联系此前另一处霍去病景点,游人排队摸其名字祈求身体健康一事。据了解,虽然每天要接受成千上万游客的拍打,但目前设立在淮阳岳飞观前的秦桧等5人铁铸像依然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摆放的原件,期间并未进行更换。

游客排队打秦桧雕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3月11日,一段"奇怪景象!万名游客拍打秦桧雕像,只为'转移病痛',祈求健康"的视频走红网络。在近期举行的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每天有上万游客争相拍打景区内岳飞观前的秦桧跪像。有网友质疑此举将损坏跪像景点,该行为也属于不文明游园行为。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复北京青年报记者,拍打秦桧跪像系当地风俗,景区并不会阻止,只会增派人手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走红的网传视频中看到,在本月开始的河南淮阳县太昊陵庙会上,人人纷纷来到景区岳飞观景点前的秦桧跪像对其进行拍打。当地人在视频中称,"自己身上哪个地方疼,打打他们就不疼了。" "让他们(秦桧等人)代替我们的病痛。"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五座跪像的细节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对此,网友将之联系此前另一处霍去病景点,游人排队摸其名字祈求身体健康一事。大多数网友留言,这样的活动不仅迷信,还会破坏景区设施,不文明行为看上去实在是不雅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淮阳太昊陵内的岳飞观前,跪着奸臣王俊、万俟卨、秦桧、秦桧妻王氏、张俊等5人铁铸像,凡是烧过香的香客都会到这儿打"秦桧",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举办太昊陵庙会期间,游人最盛。民间传说,拍打秦桧后,再拍一下自己,会让身上的病痛好起来,久而久之,打秦桧成为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12日,北青报记者致电太昊陵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岳飞观最初在明朝就已经建立,但是包括秦桧在内的5人铁铸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立的。"我们这里有个风俗,身上哪里不舒服,就去拍打跪像的哪些部位,身体就不疼了。铁铸像就是专门供游客拍打的。"

该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拍打跪像游人最多的时候就是庙会期间,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晚上五点,游人不断。庙会期间周末的游客数量会达到顶峰。

对此,景区也有专门的应对措施。"平时一直都是景区工作人员维护拍打跪像游客的秩序。主要是让他们排好队,不要扎堆。庙会期间会增派保安,这一处要增加六个,专门维护秩序。"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虽然每天要接受成千上万游客的拍打,但目前设立在淮阳岳飞观前的秦桧等5人铁铸像依然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摆放的原件,期间并未进行更换。

游客排队打秦桧雕像相关阅读:

磕头拍桌子:这样的认知岂止是蠢昧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2月12日)有媒体报道说,一段在河南周口太昊陵景区发生的一男子用鞋猛抽秦桧等人雕像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后,景区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这是近日发生的事,工作人员现场已制止该行为。据报道,当时“多位游客正在排队依次拍打秦桧,唯有一小伙脱鞋抽打”,“景区不提倡视频中小伙的行为,未来也会加强管理”。

荆楚网

细究起来,这个用鞋底抽打雕像男子的行为,实际上也只是出格而已。据说这个景区设立这些雕像的目的,本就是“让游客拍打小人,表达憎恶”。只不过这个用鞋底抽打雕像的男子或是入戏太深,或是聪明于常人——怕用手击打雕像伤手,采取了更加剧烈的行为方式。如果“表达憎恶”可以用“拍打”雕像的行为来表示,那么,因“憎恶”程度不同,用鞋底抽打雕像也不过是行为人内心情感的一个外显。可以肯定的是,用鞋底抽打雕像所能对应的“憎恶”程度,不会是最高程度的“憎恶”。由此,基于同样的逻辑,用刀子划雕像、用锤子砸雕像(或至“碎尸万段”),也都是表达不同程度“憎恶”的方式,也都有表达方式的正当性依据。

就此而言,上述用鞋底抽打雕像男子的行为,也不过是用稍许极端的方式,让人们领悟了以“拍打小人,表达憎恶”方式的谬误性。这种谬误性,就如同小孩子的头在不经意间磕到了桌子时,其监护人以拍打桌子的举动来安慰因疼痛而哭闹的孩子一样,既以击打桌子的行为掩盖了孩子磕头与其行为之间的真实因果联系,也用可以暂时舒缓孩子痛感心理的“报复”性行为扭曲了孩子的认知。当然,这样谬误性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存,就是因为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建立起相对稳定联系是最基础的认知能力,磕头拍桌子的举动,对已具备基本认知能力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讲,即失去了安慰的效果。

也正因为磕头拍桌子的谬误性太过明显,具备认知能力的绝大多数监护人都不会以此方式来安慰磕了头的孩子。由此再思,以设立雕像,“让游客拍打小人,表达憎恶”,宣泄情感,怕是连安慰孩子的那种效果也达不到吧。一个雕像,有头有脸,有鼻子有眼,命名其为“秦桧”,就能引人拍打或抽打,这种场景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不是细思极恐么?

对历史的认识,对时事的认知,从来就不是靠对着一个雕像吐唾沫或膜拜所能达成。那种对着一个被命名为“秦桧”的雕像又拍又抽的行为,既增进不了行为人对历史的认识,也表达不出行为人的历史正义感。即使是民意表达,其单向且无“互动”可能的诉诸肢体行为的“拍打”或“抽打”,也绝非是一种正常的表达。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