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一山一馆一书店——穿越历史的云烟,还原改造前后的青岛团岛山公园

人文青岛|一山一馆一书店——穿越历史的云烟,还原改造前后的青岛团岛山公园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微凉,有风,阳光甚好。

抵达团岛山公园,澄明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生活气息。孩童的欢笑声阵阵传来,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荒废的山头。历经沧桑的台西镇炮台,让这座山有了深厚的底蕴。作为市区山头公园改造成功的范例,团岛山将历史文化与自然美景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半岛全媒体记者连续两天探访团岛山公园,并专访了针路航海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如是书店负责人,以及周边的居民,听他们讲述与团岛山的故事。

新的城市文化地标,正在悄然形成……

一山

这里,藏着青岛的秘密

一堵高高的土墙,隔开了两个世界。

公园里,孩童们嬉闹的笑声,让公园充满了童趣。精心装修的游乐设施,承载着孩子们的童年。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曾经,也是他们的乐园。

她,姓王,今年已经70岁,家住台西纬五路,和半岛全媒体记者攀谈中,讲述童年时,经常跑到团岛山,悄悄爬到山上的专用健身器材上,转着玩;趁人不备,跑到海边,蹚水捡拾海货。一度,山林封闭荒废,成为拾荒者聚集的地方,甚至开荒种地,养殖家禽……

2022年11月30日,团岛山公园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惊艳了周围的居民,松林客厅、雨水花园、海风剧场、活力球场、趣玩山谷、旧址看台和看海木屋,地面上,根据“这里,藏着青岛的秘密”,“岁月斑驳,历史印记”的指引,走过了幽静的小屋,也穿越了欢快的童声。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植根于此多年的老树,无言地凝望来往的游客,学生们在植树节刚刚栽植的樱花,正享受着护林工人的甘霖。

“这一天,等了20年了!”一位老人由衷地感叹。

欢声笑语的旁边,是静谧的世界。站在公园的观景台,偌大的一片土灰色的要塞建筑映入眼帘,建筑潜伏在深壑中,周围用树木遮挡起来。这处要塞掩体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尽管有些斑驳,但保存完好。

一片山林,一片绿;一处沧桑,一段史。

1891年,历史的车轮在青岛留下深深的印痕。这一年的6月14日,青岛设防建置。第二年,登州总兵章高元率兵来到青岛。海边的雾霭散去,一座总兵衙门威严地耸立于海滨,铁码头(栈桥前身)深入海面,深深扎根于海底。青岛村的渔民,伴随着操练声,泊船撒网,平静的生活,有了一丝涟漪。

四个军营的队伍,整齐有序,其中有专门的炮兵营。经费不太充足,让章高元的驻防建设显得有些缓慢,当青岛山及团岛(旧名泥洼村)的炮台兴建起时,已经过了一些时日,这引起了李鸿章的不满。不过,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章高元只能暂时留下半拉子工程,率兵赶往辽东战场。英勇作战,却失败而归,黯然回防。不久,章高元的母亲病逝,按丁忧律制,他应回家守孝,三年内不得为官。为了防御工作,清政府决定“夺情”,让章高元提前回来,继续打造防御体系。

一波三折之后,胶州湾事件发生了。

又是海雾,让风变得异常寒冷。未等炮台竣工时,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已经毫无顾忌地长驱而入,打乱了章高元的一切计划。

尚未完工的铁码头上,经常有外国军舰登陆,1897年11月,德国军队借口巨野事件,强行侵占胶州湾。炮台没等发挥作用,就成为德国的战利品。西岭炮台,在团岛山上,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德军直接侵占。为了防御外敌,继续扩建,改称小泥洼炮台,75名德军驻扎在冰冷的要塞中,4门210毫米长管的加农炮,对准了大海,也对准曾经的四方一带。炮位防盾钢板厚达20毫米,是德军强占青岛99年,甚至更长的野心写照。

一声炮响,青岛上空硝烟弥漫。1914年,日德战争在青岛爆发,台西镇炮台频繁地向湖岛、水清沟、大山及老四方沿线的日军炮兵阵地发起了攻击,响彻天空的剧烈震动,将青岛的土地再次撕裂。炮弹已打光,4门大炮,被德军炸毁。

1914年11月6日夜晚,趁着夜色,日军将领山田部下的小分队,悄然出现在炮台的前方,炮声渐稀给了他们接近的勇气,近了,巨大的堡垒,高墙之上,布满了密集的铁丝网,足有10码宽,将护墙围绕了一圈。放眼望去,没有看到一个德国人,先头部队一边拆除铁丝网,一边呼叫增援部队。站在山上看战斗的美国人杰弗逊·琼斯,在战争结束后,打听到了这些细节。

掩体和炮楼得以保存,登上那堵土墙,团岛山的厚重扑面而来。

三座炮楼,两处相隔仅数米的堡垒式掩蔽部,占据着800余平方米,台基是三合土结构,规模形制很大。四周环绕宽深的壕沟和高大的堤坝围墙,十分隐蔽。绕到掩蔽部的正面,因为尚有人居住,未能进入,远观可以看到掩蔽部有大门和房间。大房间用作士兵临时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相互串连;小房间为面积约20平方米,独门两间相串。屋梁为工字钢,墙壁厚约1.5米,重要部位约2米厚;地面有排水沟。

两处掩蔽部的内部结构大致一样,四个大房间共用一个大门,小房间开有小门而不与大房间相连。壕沟两头有四座小房屋,贴有“流浪动物小屋”的字样,七八只小猫在小屋旁休憩,在落叶上翻滚,在阳光中沐浴,非常惬意。

硝烟已散,留下了岁月的印记,也带来了生活的宁静。

一馆

旧址里,流淌着航海的知识

茫茫大海上,一艘船正在航行。

船员走出船舱,用六分仪对着太阳,观察太阳与海平面的夹角,度数出来了,拿出天体黄历,计算出了船只所在的维度。快到目的地了。

夜幕降临,模糊中,看到对面有船驶来。船员立刻亮起了船舷灯。他牢记着一个口诀:“左红右绿当头白,船尾还有一白灯;桅舷尾拖有弧度,其他都是环照灯。”靠着海上交通信号灯,双方顺利地避让而过。看看时钟,到了红色标线区域时间了,他立刻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专心收听求救信号,因为这是个特殊的时刻。

它的由来源于那段震惊世界的沉船事故。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英国巨轮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漏水,35分钟后,也就是次日凌晨零时15分,离得最近的加利福尼亚人号,因电报员关闭了电报机而未能及时收到求救电报,致使失去了最佳的救援机会。4月15日凌晨2时20分,泰坦尼克号消失在了海平面。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规定船上的无线电通讯必须24小时开通,每一小时的15~18分和45~48分为无线电静默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船员要放下一切,接收可能发生的求救信号。

经过几天的航行,换下的衣服该洗了,他将一部分衣服用绳子绑住,扔到大海里,让蔚蓝的海水冲刷掉污渍。一部分衣服,则放进了木质滚筒洗衣机中,转动摇杆,搅拌衣服,然后在放在旁边的挤压杆上,将衣服挤干水分,半自动化的洗衣程序,是现代洗衣机的雏形……

前面提到的所有的工具,在团岛三路16号针路航海博物馆内都能找到。

它位于团岛山公园门口,与公园连为一体,成为市民游玩的重要一环。博物馆所在地是青岛海岸电台旧址,始建于1921年。中国曾有吴淞、广州、福州、烟台、青岛5座百年历史海岸电台,现仅存青岛1座。这座电台是青岛航海和无线电发展历史的见证,它和青岛知名的百年灯塔一样,是青岛珍贵的航海文化遗产。

大理石基,黄墙红瓦,一座带有院落的平房前,两根大约30米高的木质线杆伸向天空。踏入大门,讲解员丁茜负责当日的讲解接待工作。她刚刚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所学专业与航海相关,且这项工作时间自由、前景不错,“旧址就只剩下了这处电报大厅,场地较小,所以东西摆放很密,我们馆以航海为主题,分设海上丝绸之路、船舶通信导航、青岛海岸电台旧址专题展区,馆藏藏品近600件,展出300多件,最远可追溯到宋代。下一步,我们会开分馆。馆虽小,工作却不少,我们团队正在针对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进行创作,目前正在写剧本、写书。另外还会接待研学团队,为中小学生普及航海知识”。

回溯历史,与相距不到百米的台西镇炮台的命运一样,1914年,这片土地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他们于1921年建成台西镇无线电信局,也叫青岛海岸长波电台,当时是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电台,无线场区占地约290亩,通信距离达3200公里,建筑面积1610平方米,配有1.2千瓦日制清音火花式发报机一部,德律风根发报机1部,12千瓦发电机1部,130米高铁塔3座,用于与日本本部和海上船舶电报通信,通信信号良好。

一年后的1922年12月,中国政府回收青岛,团岛无线电台又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在后来合并到青岛电报局。1938年1月,日军再次侵占青岛,电台又落入敌手。1942年,为了搜刮钢材制作军火,日军拆除了团岛电台3座130米高的铁塔电线,代之木杆天线。也就是矗立在旧址门前的天线杆。经历了抗战、青岛解放,81载春秋过后,线杆通体发黑,但依然坚强站立,向游客展示城市的沧桑。青岛海岸电台一直在港口运输、管理、航行安全以及海难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青岛航海展览馆设立,2021年,青岛针路航海博物馆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藏品一部分来源于旧址,一部分来源于私人收藏,一部分来源于捐赠,除了前面提到的六分仪、各式船舷灯、多样式航行钟、滚筒洗衣机外,还有许多有意义的藏品,如消防灭火枪、船用雾号、航海罗盘、电报机、电话等等。1780年的哈里森航海天文钟,作用巨大,“一个天文钟的价值就占了整个馆的一半,它没有任何电子原件,仅靠齿轮就能做到全年的误差不超过两秒,是技术高超的航海设备”。

镇馆之宝当属武田毅雄的指南针,武田毅雄据传原名王毅雄,是中日混血儿,他的母亲是日本人,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中共以及联共党员。他曾打入日本军部内部,是20世纪最著名的间谍。博物馆里展示着他当年使用过的指南针,“我们检测过,这颗悬挂的吊坠里面藏着东西,但没有切开看,我们猜测里面很可能是个情报,但目前还是一个谜”。

博物馆的四周布满了藏品,中间摆放着两张长长的方桌,“我们会不定期举办研学活动,为学生授课,讲述航海知识和防溺水知识,并与团岛山、信号山联动”,丁茜说,博物馆位置比较偏,人流少,去年进馆人数大约有1.2万人次,其中有两个多月是闭馆状态,“今年人数肯定会增加不少,预计会在2万人次以上,根据举办的近百场线下社教、党建、团建活动来看,人气还是很不错的”。

一书店

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座书店的意义与灯塔相似,在知识的海洋里,照亮黑暗,指引航向。如是书店(团岛店)希望也能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胶州湾的眼睛”,成为青岛一座不灭的精神灯塔。

团岛山公园里,如是书店作为团岛山的森林驿站,矗立在山下的建筑一侧。门口,水池被风吹皱,映衬着黄色的门廊与蔚蓝的天空。沙发座椅,造型各异,白色的雕塑是三位席地而坐的读书人,手捧书本,遨游知识的海洋。

推门而入,广阔的大厅分成了两个区域,右侧是与售楼处共用的接待场所,左侧是设计层次感极强的书店。团岛店负责人李枫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书店于去年10月份投入运营,已经举办了50余场文化活动。

一位老人带着孙女,打开一本童书,坐在台阶上,共同阅读着。身后是“打开一本书,书里藏着海浪声”“自然在书里,也在园中”“坐下来,读一本书;走出去,赏一片海”的标语。四周是高高的书架,一层可以穿鞋套进入的区域是儿童阅读区,二层是哲学类、思想类、小说类等各类别的书籍。书架间,有玻璃窗,备有高脚椅,形成一个安静独立的阅读空间,可以在满眼的自然中走入书的世界。

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是时尚文化空间,李枫说,团岛南端有座著名的灯塔,历史悠久,已有120余年,如是书店旨在打造一座精神的灯塔。“在地文化”四个字是她挂在嘴边的词汇,台西镇炮台、海岸电台旧址、灯塔旧址,是团岛山的文化底蕴,书店用展览、市民活动的方式,挖掘老青岛的历史,并进行阅读方式创新升级,设立“青岛文化专区”,展示青岛老城区新多元阅读场景,勾起市民关于“岛城生活”的个体记忆与丰富感受,感受这座城市对历史,文化和人文的尊重。

谈及建店的初衷,李枫说,政府的开发给了他们机会,绿色社区加上公共文化空间的模式,让书店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他们与房地产开发集团一起,打开了团岛山的大门,“我们得到了免租的优厚待遇,还得到了托底运营费用的支持,这给了我们在此创业的底气”。

作为团岛人,李枫与她的邻居们一样,对这片山是有感情的,“小时候其实挺害怕这座山的,因为一到夜晚,这里漆黑一片,是拾荒者聚集的地方,还有一些破旧的房子,路过都心慌”。让李枫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还可以在自己曾经惧怕的山上,开书店,种植绿植。

和团岛山一样,如是书店的旋转楼梯成为了网红打卡景点,先后两次来到书店,看到不少游客专门来拍照,出片效果非常好。依据时尚的特色,李枫说他们会多搞一些品质较高的活动,比如草地音乐会、草地露营、滑板表演等活动,并与研学活动一起,将炮台旧址和电台旧址联动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青岛历史,了解团岛文化,在人间烟火中,品味生活的韵味。

李枫坦言,三年后,房地产项目会撤离,他们的资金支持也会随之减少,如是书店要想扎根于此,“必须要增加与市民、游客的粘性,这是一种考验,目前正在进行的系列文化活动,虽然不能盈利,但可以保本。三年以后,我们会通过业态的调整布局,打造一个集阅读、艺术、展览、餐饮、教育、红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体,增强书店的抗风险能力,让这里成为一个精神归属地,我们拥有了消费者的时间,就拥有了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就可以在书的基础上投入一些可以变现的产品”。

李枫透露说,好消息接连传来,他们已经收到了市南区政府的邀请,下一步,将在中山路117号打造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如是书店,继续发挥青岛文化地标的作用;而如是书店的石老人店已经代表山东省参选2023年的全国最美书店,正待捷报传来。

建筑的轰鸣声中,新的楼盘正在团岛山拔地而起,更多的居民即将加入团岛山公园的队伍,一个与山、与历史沧桑、与知识海洋有关的全新文化地标,已经形成,这座曾经令市民望而生畏的山头,已然成为聚集着人间烟火的精神乐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