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跟着典故看江西丨上饶篇之一:万年仙人洞 福泽万民

原标题:跟着典故看江西丨上饶篇之一:万年仙人洞 福泽万民

出万年县城东,偏北约12千米处,便是大名鼎鼎的稻作之源——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这里群山环抱,形成了葫芦形的大源盆地。盆地东西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北面是石灰岩构造的大、小荷山,相对高度在50—300米之间,南面是洞口,大源盆地东面有条大源河,流经仙人洞旁。这种洞穴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上发现的人类早期居址很多都在石灰岩洞穴内。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其中2次是中美联合进行农业考古。这5次发掘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

中美合作考古完整地揭示了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地层堆积,证实两洞穴处于同一地理单元,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应属于同一聚落人群的先后两个活动地点。它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如何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文化演进的地层。这种科学完整的地层堆积,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不仅在中国少见,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两地相距离仅800米。考古报告揭示,两洞穴发现的栽培稻植硅石和水稻孢粉分析信息,表明它们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它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万年前的栽培稻交相辉映,昭示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地。

中美学者还利用了当今全球最先进的科学考古方法和技术手段,分别对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所处大源盆地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开展研究。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大型砾石工具逐渐增加,反映了采集活动在当时生产中的比例开始加大,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石器中以片岩为原料的大、中型砍砸、切割与研磨工具构成了石器组合的主体,说明采集活动逐渐成为当时取食经济的主体。

在植物遗存中,出现了大量的稻属植硅石。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漫长变化过程,证明中国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原始陶器、稻属植硅石和骨器上的刻符、记数及蚌饰品等标志着原始手工业、原始农业、原始艺术的产生,这些都是早期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与发明。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出土的植硅石分析,从距今1.7万年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野生稻植硅石。由于多数是稻谷壳的类型,有专家认为这是人类最早食用野生稻的证据。

碳-14年代测定数据表明:遗址栽培稻植硅石的出土时间大约是距今1.2万年。因此这里的人们开始栽培水稻的时间至少在距今1.2万年以前,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最早的稻作农业证据。由于它的发现,可把植稻农业及陶器的起源,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推到公元前万年以上。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稻作农业考古成果中还有几项重要证据:一是见有用于脱落谷粒的组合使用工具磨盘和磨石;二是上弧下扁平的穿孔器,也称“重石器”,即在磨制的圆形石器中穿一孔,将长圆木棒穿入孔中,木棒下部为尖状。这是一种原始农业最早阶段刀耕火种时期用于点播种子的专用工具;三是可用于收割的蚌镰。仙人洞人已经有意识地将切割的蚌器和刮削石器的刃缘打出均匀的缺口,以取得锯子和镰刀的功用,用于收割稻谷和加工食物。

大源盆地作为稻作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有着野生稻和种植水稻生长的优越地理环境,其年代之早,不仅有国际通用测年的碳-14科学数据为证,而且有着野生稻遗存过渡到有人工驯化稻作遗存的两大文化期叠压层。两洞穴“稻作化石”植物硅体细胞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使之成为公认的人类文明成果。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造福万民。这些重大考古新发现,让万年仙人洞遗址的考古项目几乎囊括了我国考古学界所有的“桂冠”: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世纪百年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等荣誉。2010年江西万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环境基金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作者:郑少忠

初审:杨可、王书玥

复审:黄燕、肖士维

终审:杨鹏飞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