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慢游蓬莱③——烟雨近蓬莱

(来源:蓬莱官方发布)

原标题:慢游蓬莱③——烟雨近蓬莱

慢游蓬莱③

作者简介

文苏皖,《小说选刊》编辑部副主任,2021年荣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

时隔两年又来到福建安溪,原以为还会一头扎进茶山里,享安乐而不可自拔,却不承想,这次有幸见到了一处“蓬莱”、一处春雨绵绵下的侨乡、一处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重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进入安溪蓬莱,一路伴随春雨,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我们放缓脚步,闲庭信步,走近蓬莱,感受蓬莱。

三月底的安溪本应暑气渐升,但我们遇到的安溪蓬莱却还沉浸在春寒料峭之中,迎着春雨我们来到了安溪蓬莱清水岩,这是一处位于福建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内的景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3米,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2022年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安溪清水岩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历经千年发展,清水岩如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志记载:“清水名山,发源于西北,逶迤而南,至竹塔一耸,跌下蜂腰,曰彭格,突兀峻绝。分为两翼,左翼至凹峰草店,右翼展于东偏祈雨坪。当中为大师绀室。由西南转东北,形如狻猊播弄碧空。殿内有大孔曰‘狮喉’,殿下两阶曰‘狮唇’。觉路为带,觉亭为球,西凉伎所作皆肖。”岩寺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到近代,清水岩寺重建、扩建、重修达二十多次,规模渐大,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颇为兴盛。岩宇四周现存历代文物古迹66处,其中宋代29处,元代2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恢复的23处。

梁思成先生曾将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上古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从清水岩景区的古建筑年代来看,这个建筑群主要筑建于后两个阶段。在五代宋辽金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本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此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从成熟走向繁缛、细腻与多样的发展阶段。宋代的阁楼其精美、其造型之复杂并不亚于欧洲的哥特建筑。始建于公元1083年的清水岩岩宇依山而筑,面临深壑,作楼阁式。观到此处,忽然联想到,同一时期,与泉州安溪清水岩寺遥遥相望的还有位于蓟县的现存最早的阁楼式殿堂建筑,辽代建造的独乐寺观音阁,这也许更能印证出在两宋、辽、金、西夏时期,我国出现了极其多样的建筑造型,特别是型式奇伟的楼阁造型。在宋代始建蓝图的基础上,清水岩寺根据宋代《岩图》碑所记录,于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修建为现存建筑,一切遗迹均系元、明、清构筑,体式基本保持原貌。建筑分三层,第一层昊天口,第二层祖师殿,第三层释迦楼;左右翼钟、鼓楼;檀越厅、观音厅、芳名厅分立于东西两边。

《静谧》作者:白婉平

观赏楼阁的精巧华美经常令流连者驻足不前,但清水岩景区中,除了清水岩寺还有一些文物古迹,我们撑伞前行,春天山里的雨还是有些寒凉的,但雨水冲刷后的景观逐渐泛出清雅洁净的光辉,我们一路继续看到了“狮喉”“清珠帘”“方鉴圹”“枝枝朝北”“罗汉松”“觉亭”“石栗柜”“岩图碑刻”“三忠庙”等各具历史人文特色的景致,深刻的历史传承印记令人心生震撼。

《岩图碑》 作者:杨荣发

出得清水岩,我们离开艺术殿堂回归烟火人间,泉州安溪蓬莱镇人声鼎沸的生活现场直击我们而来。蓬莱镇是著名侨乡,被誉为“安溪侨乡第一镇”,广大旅外蓬莱人身居海外心系蓬莱,他们热心家乡的各项事业,在蓬莱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持久并有序地做出着贡献。

我们一行在雨声渐歇之时来到了一所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学校,这是进来学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这不是歌词,而是出自清朝末年梁启超所写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伴随着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在校舍间参观流转,感受到蓬莱籍华侨的拳拳爱国心,这种精神力量在对家乡少年人的培养上得以凝结,并结出兴学成风,薪火相传的结晶。

进来学校的建设与成绩离不开侨胞的捐资帮助,1930年,旅新华侨柯进来先生回国探亲,目睹家乡子弟求学之艰辛,表示愿意独资创立小学,1956年秋,柯进来先生回乡主持“进来小学”25周年庆典时,看到毕业生升学初中需要走几十里山路,当即又决定创办进来小学附属初中,即进来中学前身。柯进来先生去世后,其后代继续关心学校发展,于1981年至1990年间,柯隆美、柯镇安先生率先联合捐资兴建“美安”教学楼。如今的“柯进来教育基金会”还在静默无声却又温暖有力地帮助学校建设,关心少年人成长。几代侨亲坚持重教兴学,资助办学,成功将进来学校打造建设成省级达标学校,数十年来,他们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参观途中,我们得知,像进来学校一样,备受侨亲关注,接受侨胞投资兴建并发展良好的学校在蓬莱境内还有一些,比如,安溪唯一的农村高考考点,位于蓬莱镇联中村的梧桐中学,是著名华人林梧桐先生投资修缮的;历经三次更名,创办于1921年的百年老校“育民小学”,是一所受“五四”运动影响,在租宇内联办的小学,学校经费全由海外华侨支付。

安溪的蓬莱镇不仅是山明水秀、古迹众多的游览圣地,不仅是侨乡、祖籍地,也存在着营造风格多样的古代民间建筑。中国明清两代的地方建筑非常丰富,除官方建筑外还有大量民间的筑造,各地的祠堂与民居都非常华美。祠堂相比民居等级更高,可以使用琉璃,甚至可以用斗栱。这一行,我们仔细观摩了蓬莱镇下辖几个村寨里的祖厝、租宇和古民居群。

《彭格烟村》作者:翁火枝

我们一路将目光锁定在一处又一处古建筑,有位于磜内村的特色古厝,李氏祖厝,据记载是明正德年间建造的祖厝;有位于联中村,坐北朝南,与清水岩隔山相望的德门租宇,据记载重建于明嘉靖辛酉年。还有宛若藏在深山中的明珠一般的,坐落在蓬莱上智村的白头格古民居群。根据记载,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历经30年方建成整个民居群,最初有12座建筑物,到如今,这里有7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精美的木雕、砖雕、石刻、壁画,保存完好的还有不少。每座房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其中一座名叫“娱山楼”的建筑,据村里的老人说,其墙面上贴的瓷砖是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墙壁的石砖是从菲律宾运来的,该楼四周随处可见玲珑剔透的石雕、木雕、砖雕,或自然故事,或人文轶事,风格多样,美不胜收。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随着蓬莱的春风拂面,一场有春雨相随,沉浸在蓬莱烟雨中的行程渐已落幕。纵观蓬莱的文化资源,蓬莱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有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繁衍生息,有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有明清时期集市和生产重镇,它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和市镇的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断层。蓬莱有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些具有丰富性、内源性、原创性和连续性的传承渗透进一代又一代蓬莱人的血脉之中,激发出蓬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沉淀,造就了当今蓬莱镇的蓬勃兴旺。

- END -

慢游蓬莱①——到清水岩许个愿

慢游蓬莱②——清水岩上观日月

文章来源|安溪文联

作者|文苏皖

图片|茶乡美协、蓬莱镇宣传办、清水岩

一审|蔡秋莲

二审|林梓昕

三审|陈志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