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五):潮州印象

下午,从南澳岛直奔潮州而来,到潮州已是傍晚时分。进入潮州的公路段正在维修,尘土飞扬,路边的树叶上落上厚厚的尘埃,第一眼印象是,潮州不够干净、卫生。其实,搞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有点泥灰也属正常,毕竟,潮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观光的旅游大巴进不了潮州古城,在景区接驳点,游客改乘观光电瓶车进古城。观光车沿着韩江大堤,驰向古城。沿线,一边是高高的城墙,一边是韩江堤。经过城墙,看到了下水门、上水门、广济门等城楼。问导游,这是古城墙吗?导游欣欣回答得很含蓄:“城是原址的城,砖不是原来的砖”。怎么解读,你说了算。

进入古城,满眼景象皆古朴苍桑,六、七层的老楼鳞次栉比,皆七八十年代所建,大多为西洋建筑风格。

牌坊街

牌坊街,也是潮州最热闹繁华的地方,走在街上,你恍若进了长长的梦境。这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

牌坊街的夜景最漂亮,也最热闹,街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灯光璀璨的牌坊街骑楼,店铺里以卖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牌坊街走,你才知道,什么叫做潮州,什么叫做文化。

牌坊街坐落在古城中心,集中彰显了潮州文化的深厚。值得一提的是,所立牌坊皆为纪念历代潮州文化名人,足见潮州人对文化的重视,对先贤的敬重。

夜晚,登上广济楼,看韩江两岸华灯绽放,游人如织。8点的广济桥灯光秀更是璀璨夺目,如诗如画,引无数游人驻足观光。

白天,游广济桥又是一番风味。广济桥,自古以来皆为热闹繁华之地。潮州木雕《湘子桥图》体现了古代“一里长桥一里市”的风光。有人提篮叫卖,有人摆起摊位,有人凭栏远眺,浩瀚江景与趣意市井尽在广济桥上。“茶居酒帘闹其上,水榭笙歌喧其下”,《潮州志•丛谈志》中描述昔年潮州的繁华。清代韩江上广济桥下,六篷船扬着蝴蝶帆,兼具载客与游乐。其时六篷船上风月之盛,引来“名士题咏,骚客品花,踵相接也”。数百年之后,广济桥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广济桥的活化利用重启了新时期的桥市——非遗集市,民间工艺成了桥市的主角。现在的广济桥更是商贾云集,游客如织,络绎不绝!

来到广济桥,所见所闻,有首民谣能概括,“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在眼前的廿四洲,即廿四座亭阁,中间的十八梭,即十八条船连成浮桥。每座亭阁各有特点,因此叫廿四样。本来有两只铁鉎牛守在桥中,发大时皆被冲下韩江,只捞回一只,所以说,两只鉎牛一只溜。

走在桥上,韩江的风光尽显于此。这浩浩荡荡的韩江水,波澜壮阔,一望无垠。“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渚霁惊看虹卧久,天空疑见鹊飞遥”……这些诗意都能从桥上领略到。

广济桥,是潮州城的缩影,也是潮州文化的标杆,更是潮州人精神的归属地。

韩文翁祠

韩愈,因谏迎佛骨文事件被贬潮州,贬来时已然是51岁的高龄人。在唐代,南方一带为蛮荒之地,虎狼出没,盗寇四处为祸。北方人一听,闻风丧胆。韩文公知道:这一去可能有去无回,命丧黄泉!故写下绝命诗。

韩文公来到潮州,并不是消极殆慢,而是雷厉风行大干一场!短短8个月,他推行一系列措施:兴办学堂、兴收水利,驱鳄除害、赎放奴婢等,给潮州下了一场及时雨。

他来到潮州后,受到未曾有过的尊敬和爱戴!潮州流行一句话,半姓江山皆姓韩,韩山,韩江,韩堤,韩山师范学院,昌黎路,昌黎学校等等……无一处不以韩愈命名!这种待遇,是任何一个文化名人都享受不到的,可潮州人就用这种规格来款待韩愈——令人十分震撼!

韩文公祠,着重体现了潮州人对韩愈的敬重和爱戴!韩文公“实干”的儒家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潮州。

(图:刘女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