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岭南,万物有灵。3月12日上午,“灵动湾区——生物多样性摄影展”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开幕仪式。粤港澳三地摄影师代表、科研保护工作者以及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视觉盛宴。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6日,为期6天。
粤港澳地区背枕南岭,面朝南海,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这里有奇峻秀美的自然景观、精彩纷呈的野外世界,还有众多神秘非凡的动植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万物共生共荣的故事。
本次展览集结了粤港澳三地摄影师的八十余幅摄影作品,分为“山”“河”“海”“城”四个章节。从南岭腹地的黄腹角雉、紫纹兜兰,到惠东乌禽嶂的中华穿山甲;从伶仃洋的中华白海豚,到湛江海域的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既有在深圳湾聚集越冬的黑脸琵鹭,也有在广州南沙湿地觅食的东方白鹳……岭南大地上几乎所有珍稀物种都能在本次摄影展中找到踪迹。
参加此次摄影展的香港学生邱舶洋就读于暨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此前他参与了湛江雷州湾白海豚拍摄活动,被誉为“海上大熊猫”的白海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十多头白海豚在海里游弋,它们对人类也很亲近。广东省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海洋生物生态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邱舶洋说。
同样来自香港的郑皓文,目前在暨南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就读,他从小在香港和深圳两地长大。在深圳生活的十几年间,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生态发展。郑皓文表示:“深圳红树林生态公园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这让我认识到城市和自然是可以和谐共存的。”他认为,像深圳这样繁华都市与多样自然共生的模式,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此外,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三条“生物多样性看广东”精品路线:“打卡美丽湾区”诠释人与自然共生之道;“守护‘海岸卫士’”讲述红树林保护实践;“走进南岭秘境”展示岭南生物多样性研究样本。这些线路串联起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涵盖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特色打卡点,揭开花鸟鱼虫背后的生态智慧,带领市民探寻旅游攻略中未曾记载的秘境景观,在山水林间解读岭南大地的生命图谱。
图|记者 钟振彬
文|记者 戚美青 钟振彬
视频|记者 戚美青 钟振彬
剪辑|记者 曹颖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