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翔区邦东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1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春花茶咖”2025年春季文旅主题宣传推广新闻发布会在保山市昌宁县茶韵公园盛大启幕。
作为云南文旅资源的重要展示窗口,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携茶文化、非遗技艺与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惊艳亮相。临沧市邦东乡邦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柱鑫代表临沧登台,向全国媒体与嘉宾讲述“昔归茶山的故事”,以一杯茶的温度,传递临沧山水与人文交融的隽永诗篇。
以茶为引,临沧文旅的“春日邀约”
云南的春天,是茶香浸润的季节。本次发布会以“春花茶咖”为主题,通过茶文化串联起云南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临沧市作为云南普洱茶的核心产区之一,凭借“世界滇红之乡”“天下茶尊”“世界普洱茶的重要发源地”等金字招牌,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刘柱鑫在发布会上表示:“临沧的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山水之灵,每一缕茶香都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温度。我们诚邀八方来客,在昔归茶山的云雾间,品味云南生活的本真。”
发布会上,临沧市围绕“茶旅融合”主线,重点推介了昔归古茶园、滇红第一村、佤山凤城旅居项目等核心资源。通过现场播放的茶山云海视频、非遗制茶技艺展演,以及刘柱鑫声情并茂的讲述,临沧以“活态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勾勒出一幅“人在草木间”的诗意栖居画卷。
昔归茶山:千年茶脉与生态密码
“昔归为王,冰岛为后”,这句流传于茶界的赞誉,道出了昔归茶在普洱茶中的至高地位。作为昔归茶的原产地代表,刘柱鑫在答记者问环节,以“茶山守护者”的视角,揭开了这片秘境的面纱。
他介绍,昔归自然村坐落在澜沧江畔的忙麓山,这里年均气温21.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澜沧江的水汽与山间云雾共同滋养出茶树独特的“山野气韵”。全村现存600亩古茶园、8000余株百年古茶树,其中树高6.35米的“昔归茶王树”历经千年风雨,至今枝繁叶茂,“每年春茶季,茶香能飘到澜沧江对岸的寨子”。
刘柱鑫特别提到,昔归茶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馈赠,更在于人与茶的共生智慧。茶农至今沿用祖传的揉捻工艺,将鲜叶制成条索紧结的毛茶;而省级非遗“昔归团茶”的制作技艺,则承载着马帮时代的文化记忆。“游客可以亲手参与揉团、捆扎,感受六百年前马帮汉子的匠心传承。”他说。
茶旅融合:从“观景”到“入魂”的体验升级临沧市在此次活动中提出的“茶旅融合”模式,突破了传统观光游的局限。根据采访团队后续行程安排,记者们将深度探访凤庆县“滇红第一村”活态博物馆、昔归茶山栈道、博尚镇茶陶小镇等标志性景点,体验临沧采茶、制茶、品茶的全流程。
此外,佤山凤城旅居项目的“临沧打歌文化体验”、金湾半山温泉酒店的江畔云海景观,以及博尚镇七彩陶瓷文化景区的茶陶艺术,进一步丰富了“茶+”文旅的内涵,让游客在慢节奏中沉浸于临沧的多维魅力。
媒体聚焦:临沧文旅的“破圈”机遇
发布会现场,临沧的文旅资源引发了媒体与网络达人的热烈关注。有记者提问:“在茶旅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临沧如何突出重围?”刘柱鑫回应称,临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可复制的生态与文化基因”。“我们的古茶园是活的博物馆,非遗技艺是流动的史诗,而佤族打歌、茶陶工艺则是民族交融的见证。这里不是景区,而是生活本身。”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茶旅目的地”
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临沧文旅资源的集中展示,更吹响了产业升级的号角。市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临沧将围绕“茶文化IP”深化三大方向:
生态保护:严格守护古茶树资源,推广有机茶园认证;
非遗活化:开发“昔归团茶”文创产品,建设非遗体验工坊;
全域联动:串联茶山、温泉、民族村寨,推出跨区域精品线路。
“我们期待以茶为媒,让世界看到临沧的山水之美、人文之厚、生活之真。”刘柱鑫的结语,道出了临沧千千万茶旅从业者的雄心与情怀。
一场发布会,一杯昔归茶,临沧用最云南的方式,诠释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当茶香漫过澜沧江畔的忙麓山,当非遗技艺在游客手中焕发新生,临沧正以从容的姿态,邀请世界走进它的诗意与传奇。这里,不仅是一片茶叶的故乡,更是一方心灵的归处。
来源:临沧文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