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山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风景秀丽的小龙山上,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冈、老鸦山遥遥相望。沿着陵园大门内316级石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巍峨高耸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庄严肃穆。
整个纪念碑以环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构成,反映红军崇高理想情操,雄伟磅礴的气派,威震寰宇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顶部宽2米见方。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表层是呈鱼鳞状结构的氮化钛合金片,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圆环外壁镶着28颗闪亮的星,象征着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寓意红军威震四方。
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使外环的星光装饰和圆环内的汉白玉画像结合成一体。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关键战役,让红军走出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为红军的长征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纪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是“邓萍烈士之墓”。张爱萍为邓萍撰写了墓志铭。邓萍墓东边,是一座表现邓萍中弹倒在张爱萍身上的半身雕塑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邓萍烈士牺牲时的情景,塑像墓座上刻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在邓萍墓的右后侧,是由28块碑连成一体组成的红军英烈墙,镌刻着红军长征在贵州牺牲的1338名烈士英名。
在邓萍墓西侧,有一座红军坟,埋葬着被当地人称为红军菩萨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红军坟下边,塑立着一座高4.5米以红军女卫生员正在给儿童喂药的铜像,铜像上挂满了群众缅怀他的红绸。
英雄可以无名,历史不能忘记,清明时节,悼念英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