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时下
旅居已经成为人们远离城市喧嚣
拥抱诗与远方的一种方式
而丽江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
理想的旅居目的地
那么,旅居丽江
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也许只有真正在这里旅居的人
可以给你答案
01
在雪山下打造童话花园
陈志业
牧云咖啡馆掌柜
旅居丽江三个月
他说
很喜欢丽江的松弛感
陈志业正在为客人制作广东肠粉 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在到丽江之前,定居广州的陈志业几乎很少看到这么明媚的阳光。而住在丽江,拉开窗帘,窗外一年四季几乎都是蓝天白云。
自从去年秋天他在白沙古镇旁边的村子里租下一片地,打造成一家花园咖啡后,他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早早起来拍下绝美的日照金山,感受着阳光从雪山之巅一寸寸散落。
陈志业形容自己前半辈子就像开车走山路,曲折而又颠簸。他曾经做过程序员,在黑白颠倒中耗费着青春;曾经打过工,也创过业,在忙忙碌碌中不知天日;也曾经当过旅游博主,游荡世界各地,潜水、登山、穿越雨林……
可是,隐隐之中,陈志业总觉得自己像浮萍一样四处飘荡,无法找到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地方。
陈志业曾在七年前来丽江旅行过一次。这里的古镇、雪山,清澈的水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从那时起,丽江便成了他念念不忘的“乌托邦”。终于,去年9月,他独自一人驾车一路向北,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丽江。
当车辆驶进丽江,远处的玉龙雪山闯入眼帘时,陈志业的心终于安静了下来,“感觉就像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
决定停留在丽江后,陈志业在距离白沙古镇不到两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开了一家咖啡馆,在这里,抬头就能望见玉龙雪山,看着白云就像羊群一样在天空漫步,咖啡馆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牧云咖啡”。
陈志业位于雪山脚下的牧云咖啡馆一角,可以看到日照金山 图源:“丽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他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布置咖啡馆,种下各种各样的花草。为了保持自然的空间,桌椅、花架、厨房用具他都是就地取材,用原木亲手制作。
花园里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座小木屋,简单拙朴的样子,就像是从童话里搬出来的一样。站在小木屋上拍照,可以把整座雪山都框进镜头里,非常唯美。
“小木屋还可以发射彩蛋,可以向天空许愿。”陈志业说,自己内心应该是住着一个小孩,总是会跳出一些萌萌的小创意。
游客在陈志业的牧云咖啡馆小木屋打卡点拍照 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在陈志业的花园里,还有一只可爱的小山羊和一只奶呼呼的小兔子。它们没有被关在笼子里,而是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地活动着,周围村子里的小朋友总是喜欢来这里给它们喂食。
去年入冬后,陈志业租下了花园前面的一块农田,犁好地,撒下了一片麦子。他计划要把这里弄成一个“开心农场”,种菜、养猪、养牛羊,让厌倦了城市喧嚣的游客,能在这里得到自然的慰藉。
02
这是滋养艺术家的地方
古原
跨界艺术家
旅居丽江六年
古原正在创作 图源:“丽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冬日的阳光里,一切都暖洋洋的。偌大的展馆里,系着围裙的古原在细心地打磨着一座纯白色的雕塑,他的大狗“CC”懒洋洋地躺在旁边打着盹儿。
这是跨界艺术家古原旅居丽江的第6个年头。其间,他汲取丽江文化元素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蜚声国内外。
古原是当代艺术家、跨界时尚设计师,他的作品曾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等联展,并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2021年他举办的“RE:MAKE盲盒里的重置——来自纳西的涂鸦·古原整体艺术展”,开创了一种整体艺术的当代范式。2022年,他举办的“神语”“惊蛰”“迷蝶”等个展创立了“花彩艺术”,赋予平面绘画从未有过的变幻魔力。
古原艺术展现场 图源:“丽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对于古原而言,丽江是一场绵延十余年的念念不忘。“十年前,我到丽江采风,初次邂逅了她。在遇见丽江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那深入灵魂的震撼和无限的灵感。”在这种强烈的灵感冲击下,古原创作了第一个以丽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印象丽江”,在业界引起热烈反响。
初次邂逅离开后,丽江成了古原心里魂牵梦萦的一片净土。六年前,古原再次来到丽江,并在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开启了他的旅居创作。在此期间,古原创作了让当代艺术界耳目一新的花彩系列作品。
古原有着多年的国外旅居创作经历,但他内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一直保持着浓烈的热爱。在丽江,古原从纳西族的神话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也从民间手绣工艺、民俗活动中找到了剧场的创意,以炸开的纸花碎屑拼贴而形成绘画作品,赋予了作品万象涌动的炫彩,生成出万花筒一般的图像空间。
古原说,丽江是一个滋养艺术家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温和的气候、松弛感十足的生活节奏,给了艺术家很好的创作氛围。长期以来,古原醉心于纳西文化,赋予民族文化新的表达语境,通过艺术的途径将民族文化带到全球各地。
创作中的古原 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他的作品在淋漓的色彩与笔触之间,丝丝流动着纳西风情的鲜活、灵动、盎然,让人过目不忘。
古原将自己当代美术馆设在可以遥看玉龙雪山的艺术小镇。“这么美的丽江需要一个美术馆,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来打卡,让更多元的艺术在这里碰撞,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他说。
03
找一个安静的村子养老
金静静
云朵客栈老板
旅居丽江九年
金静静 图源:“丽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来到丽江,我放下了很多东西,但比起这些,我得到的更多。”来自温州的金静静由衷地说。
金静静是“60后”,半辈子忙忙碌碌,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九年前,金静静第一次来到丽江,一下子就迷恋上了丽江的柔软时光。“当时,我报了一个7天的旅行团,行程期满后,却舍不得离开丽江。于是,我退了票,单独留下来又玩了几天。”她说。
丽江古城街巷 图源:“丽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那次经历后,金静静一直对丽江念念不忘。尤其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她总是很怀念在丽江的阳光下发呆的日子。
后来,金静静经常在丽江和温州之间往返,一年之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丽江度过。去年“三多节”期间,金静静决定找一个安静的村子,开一家客栈,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普济村 图源:“古城之窗”微信公众号
看到普济村的第一眼,金静静就认定了这个村子,租下了村民的一栋宅子,装饰房间、种花种草,一点点做成自己心中民宿的样子。
在村子里的日子很安静。空闲的日子里,她喜欢到处溜达,逛一逛周围的田园风光,去普济寺玩一玩。村民对这个远道而来的“村友”非常友善,有时候还会给她送一把自家地里种的小菜。随着普济村环境越来越好,来村里开民宿、旅居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日子有趣而又充实。
金静静精心打造的别墅 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短短几个月,金静静几乎走遍了丽江所有景点,“丽江的气候这么好,每个景点都很美,太适合养老了。”她说,自己来打头阵,等到先生退休了,也会过来丽江。两人决定要在这里养老,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后半生。
资料:丽江市委宣传部
信息员:雷凤娇
编辑:马正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